周仕华:家长们要求补课是“从众心理”作怪
家长们要求学校为6年级的学生在4点半的放学时间后再多加一些补习时间。为此,学生家长们自愿向学校交了400元的补课费。“补课费”交了不到一个星期,学校召集家长们开会,宣布不补课,并退回家长们的400元钱。家长们联名要求补课,数十名家长在联名书上按了手印,仍遭拒绝后,“大部分家长当场表示不满……有的甚至当场就急得哭了。”(10月21日《成都商报》) 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不允许补课,目的是为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,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学习,健康地成长。家长们为什么就不理解,不领情呢?是哪里出了问题?其实,归根到底还是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,一是怕孩子因不补课而输在起跑线上,二还是认可“时间加汗水”的学习方式,三是一种“从众”心理在作怪,大家的孩子都在补课,都在上辅导班、特长班,自己的孩子不上,心里就会不踏实。为什么就没有人反问一下自己:补课让孩子们究竟学到了什么?无端地剥夺孩子们的休息时间,到底给孩子们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?家长们是时候更新观念,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了。 “望子*,望女成凤”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,这完全可以理解。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,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,家长们应该也给自己“补补课”,不然就落伍了。其实,孩子的学习真要进步关键还得靠自己,自己从内心深处知道该努力了,或者对什么感兴趣的时候,才真正地起作用,任何的外力都只是表象。试想,一边补着课,一边埋怨的孩子会有什么进步?即便不埋怨,也只是随大流,混日子,赶鸭子上架,多半没有实质效果。家长们好像出钱了,把孩子送去补课,或放进了补习班,自己就尽到了义务,也便心安理得了。这种心理,其实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。 家长们如果真的关心自己的孩子,就请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,没有童年的孩子是不幸福的。如果孩子有时间,就带孩子们做做实践活动,或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适当发展一些特长,或看看有益的课外书籍,或加强一下体育锻炼,都比去补课要好得多。不要老把孩子们“绑”在功课上,功课的学习在学校的时间就远远够了。 现在的家长们也应该加强学习,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新观念,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减负,还孩子快乐童年的问题。家长集体要求补课,不是件好事,广大的教育工有义务多加强引导,让家长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补课是加重孩子负担,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好处。只有家校联合,才能扼住“补课风”。 周仕华
:杨虹磊)